福建日报理论版(2022-03-15)9版:坚持系统治理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作者:罗贤宇王艺筱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将“坚持系统治理”作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一项重要原则。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有机体、自然系统的基底,也是决定区域发展空间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仍存在未将利用、保护、管理和文化等多种要素相结合,导致多龙治水、治理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已成为目前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瓶颈。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着缜密的系统观念,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为新时代将系统治理全面落实在各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中提供了科学指引和重要方法。
以系统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系统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是我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加快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工作方法和根本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我们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从“单一治理”转变“系统思维”,加强生态文明领域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谋划,揭示环境变化机理,准确把握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不同资源环境要素的影响,通过保护、修复、治理的系统方案和工程举措,久久为功,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态蜕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护“水”独特的生态系统,通过顶层设计来整体谋划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系统治理,是做好“水文章”的典范之作,并为山、林、田、湖、草、沙等领域系统治理指引了方向。因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要因地制宜,及时调整优化生态系统管理思路,树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目标导向,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统筹治山和治水、治山和治林、治山和治田、治山和治湖、治山和治草等,一体化保护形态各异、功能多样的生态系统,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确保生态产品的可持续供给,保障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筑牢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对环境污染突出问题系统分析、综合施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要系统分析、综合施策。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科技等多种手段,找准环境污染问题中的一些“痛点”“难点”,统筹考虑、长远规划。
从环境污染问题来看,形成时间较长、成因较为复杂;从环境污染物来看,种类较多,协同攻坚难度大,要从制度、方法、模式上进行创新。因此,针对污染问题,政府部门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深入、反复研究成因,加强分析论证,根据成因分类施策、精细管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问题发现和整改闭环机制,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着力提升生态环境问题发现能力和治理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统筹解决自然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灾害频发问题,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提出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据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上年降低2.7%,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的要求已达到。但是,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严峻形势尚未根本改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环境污染防治的战略地位,优化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强化区域环境问题应急联动。同时,要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破除高碳发展的路径依赖,因地制宜制定减排措施,制定低碳转型的合理路径,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创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系统工程思路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环境容量的基础是生态空间。生态空间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空间,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石。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开发强度较高,在长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生产生活空间较多挤占了生态空间、保护利用还不到位、生态修复不充分、局部生态空间受损的现象,导致吸附污染的空间变少,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这就需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的新路径,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科学优化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功能布局,整体化保护重要生态空间。要加大对重要生态空间的管控力度,促进注重增加生态系统“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质量优先”转变,强化生态空间对城乡空间结构和布局的隔离缓冲作用,坚持空间均衡的原则,统筹配置森林、湿地、水系流域、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生态空间,不断增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系统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同时,推进生态空间数字化管控,提升生态环保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通过“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立足于区域自然生态特点和资源禀赋,对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实施分级分类管控措施。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和督查问责机制,定期对生态空间保护成效进行评估和对水土流失等生态退化地区的监测评估与监管,建立协同化的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测网络体系,定期预警生态空间占用、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强化对各类挤占生态空间的惩处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塑造蓝绿交错、青山绿水的生态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民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机制。生态环境系统治理需要多元发力,整合政府、社会组织、公民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使他们形成新的合作关系。因此,要以多元化的协同合作方式构建生态治理体制,以多学科交叉、多手段治理,把治理的手段协调起来,构建更加系统多元的生态治理体系。
经济方面,科学编制各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十四五”专项规划和2030年行动计划,作出统筹推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战略布局与规划,加快生态治理技术创新,着力构建新型生态经济体系。通过宏观经济调控,健全金融、财税、价格等手段支持生态治理的长效激励机制,建立、完善、贯彻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明确各类主体之间的角色与责任关系,促进他们承担起应尽的参与、促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政治方面,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始终要以增进人民福祉、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目的,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协同互促的生态文明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同时强调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联动、条块结合、相互配合,注重从各自为战转为全域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实现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文化和社会方面,把思想的源头把牢,通过构建系统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使生态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公民的知识,培育公民的眼界,熏染公民的心灵,塑造公民的品格,成为“生态公民”。倡导全民治理和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塑造、培养人们绿色化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凝聚最广泛的“生态共识”,并转化为“生态行动”,将制度内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行为习惯,真正形成“人人参与、共治共享”良好局面。此外,要倡导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并密切关注疫情引发的生态环境、废物管理等问题,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共同保护和改善关系到各国人民生存权益和发展权益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增进各国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持续汇聚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澳门49码官网。本文系2019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和实践发展研究”(项目编号:FJ2019JDZ028)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福建日报理论版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203/15/content_165218.html